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《孟子》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在线下载(内含音频文件)
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;
2.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,并准确翻译课文;
3.理解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的道理;
4.体会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。
先秦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散文,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,是哲学、政治、伦理、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。分为两种,一种是历史散文,包括《左传》《国语》《战国策》等历史著作;一种是诸子散文,是儒、墨、道、法等学派的文章,如《论语》《墨子》《孟子》《韩非子》等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 》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,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“大任”的显贵人物为例,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,才能有所作为,才能成就大事,并由此引申,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,最后得出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”的结论。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。
孟子,名轲,字子舆。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。孟子主张”仁政“,以统一天下。《孟子》是一部,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,现存十篇,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成的,南宋朱熹将《孟子》列为“四书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