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鱼我所欲也在线下载PPT课件
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、虚词,识记作家作品,理解文章内容。(重点)
学习运用对比论证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。(难点)
正确评价孟子所阐述的“舍生取义”的观点,并能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。(重点)
孟子(约前372—约前289),名轲,字子舆,战国时期邹国(今山东邹城)人。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,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,后世常将他与孔子合称“孔孟”,尊称孟子为“亚圣”。《孟子》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,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,儒家经典之一。《孟子》长于言辞,其文气势磅礴,论证严密,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,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
本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“生”和“义”,以“舍鱼而取熊掌”巧妙地比喻“舍生取义”,让说理更加浅入深出,生动有趣。此外,本篇中还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,如把鱼与熊掌对比,把生与义对比,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,把“乡为”与“今为”对比,这样互相比较,道理说得更加清楚,给人印象特别深刻,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。本文先以鱼和熊掌设喻,阐述了义重于生、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,提出在“生”和“义”不能兼顾的情况下,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、舍生取义的人,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、见利忘义的人。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,不要失去“本心”。